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讲矿泉
此水非彼水
发布时间:2016-05-19 10:59:00  来源:长白山之窗 作者:
  格特.米歇尔(GERTMICHEL)教授

  德  国

  1  水循环中的地下水

  几乎所有的地下水都是地球水循环系统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水循环系统还包括地表水和大气水(天落水)。水循环与地球上的水平衡关系重大。

  降水(降雨)=蒸发+径流水

  径流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地下径流与地下水相同。含有地下水的地壳岩层(含水层)在地下水流动的时候起的是水道的作用,在储水的时候起的是蓄水池的作用。虽然浅含水层中地下水的运动几乎都是水平的,但某些区域的地下水流动型式却是非常复杂的。当地下水流过沉积岩时,沉积岩中的大部分可溶组分就会溶解到地下水中。通常情况下,溶人的阳离子有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溶人的阴离子有氯化物,重碳酸盐,硫酸盐等。随后就会产生不同溶解固体浓度的矿化水。

  2  不同种类的水

  在德国和其他的一些欧洲国家,根据不同的用途,人们把水分成以下几类。

  2.1  饮用水:供人类饮用的水。饮用水是指所有用于饮用,烹饪,食品加工或是其他家庭用途的水,包括原始状态的水和加工过的水,无论这些水的发源地在哪,也不管这些水是来自配水网,供水车,瓶子还是其他容器。见:《欧洲共同体官方出版物CONS-LEGl998L0083-20/11/2003》。

  2.2  符合1965年1月欧洲经济共同体第65/65/EEC号指令中关于医药产品的法律法规,管理条款或近似条款之规定的水,这种水是一种医药产品。

  在德国,这种水被称为天然的当地治疗水。这种水是从一个或是多个医疗泉(德语中称为“Heilquellen”)中提取的,这些医疗泉有些是自涌型的,还有些是人工开发的井或  钻孔。

  由于治疗水的化学成分和自然特性,他们可以起到治疗作用,因此可以用于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治疗。治疗水的这些作用已经过多次验证,并且是有医药学知识和浴疗学  经验根据的。矿泉疗养地和医疗泉设施就是使用本地的治疗水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根据有关规定,这些医疗泉周围要设立单独的保护区以防污染。

  2.3天然矿泉水

  1)天然矿泉水是通过矿泉水中某种矿物盐的含量和各种矿物盐的相对比例,以及有无微量元素或是其他成分来定性的;

  2)天然矿泉水直接取自天然的或是人工开钻的矿泉水水源地。这些水源地存在于含水地下岩层,在保护区域范围内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以防天然矿泉水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受到污染或是外部影响;

  3)对于天然矿泉水恒定的成分,稳定的流量和温度问题,应该适当把微小的自然波动周期考虑在内;

  4)天然矿泉水是在能够保证其原始微生物纯度和主要成分化学组成的条件下开采的;

  5)天然矿泉水是在接近矿泉水水源地的地方进行包装的,并采取了特别的卫生措施;

  6)除了该标准规定的处理方法外,不允许对天然矿泉水进行其他处理。

  天然矿泉水应该由天然矿泉水水源地所在国的主管部门认可。对天然矿泉水来说,其水源地的周围没有保护区。

  2.4  经济学意义上的“泉水”应该指在水源地以自,然状态装瓶的供人类使用的水。国家机构中没有相应的主管单位。(这里的所谓“泉”并非水文地质学意义上的“泉”.水文地质学意义上的“泉”指的是局部的地下水自然出流,并导致流出的水在地面形成小溪。)

  2.5  饮用矿水是指人工装瓶的矿水,它是由饮用水加入不同的添加剂(如NaCI,CaCI,NailCCh,002,盐水等)制成的。

  3  德国矿泉水行业情况介绍

  在德国,矿泉水行业有很长的循环使用矿泉水瓶的传统。这个矿泉水瓶循环使用系统是由德国矿泉水企业合作机构(GenossenschMtDeutscherBrunnen)组织的。这个系统的成功有两个原因:第一,消费者乐于接受这种方式;第二,德国的矿泉水行业结构比较分散,而且矿泉水生产企业大都是中小规模的。德国有二百三十多个矿泉水生产企业,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产品的却寥寥无几,而出口矿泉水的企业则更少。2002年,德国的矿泉水总产量为八十四亿升左右,出口的矿泉水只有大约七千九百五十万升。德国的矿泉水生产企业大都是中小规模的,平均每个企业的员工数量只有五十个左右。在这些企业中,只有8.7%的企业年产量超过两亿升,大约三分之一的企业年产量不到两千万升,半数以上的企业年产量不到五千万升。

  德国的矿泉水行业有着团结协作的良好传统,这也是矿泉水企业同意开发一个矿泉水瓶循环使用系统以开拓协作效应的原因之—。德国的矿泉水企业间早在十九世纪就有紧密的相互联系。这些企业成立了一个行业协会,名为德国矿泉水企业联合会(VerbandDeutscherMineralbrunnen)(地址:德国波恩D一53175,肯尼迪大街28号。电话:0049—228--959900,传真:0049--228--373453)。今年是德国矿泉水企业联合会成立一百周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矿泉水通用包装在德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了。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标准型矿泉水瓶已经在出现在德国的商店里了。

  随着1969年“珍珠瓶”(Perlenfiasche)的推出,这个矿泉水瓶循环利用系统大获成功。对于德国的消费者来说,“珍珠瓶”是尽人皆知的矿泉水象征。根据市场调查,98%的德国消费者一看到“珍珠瓶”就会立刻想到矿泉水。德国人的消费习惯深化了“珍珠瓶”的意义和它与矿泉水的渊源。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平均每个德国人消费了128升矿泉水,而在1970年这个数字仅为12.5升。在当今的德国,矿泉水是最受欢迎的不含酒精饮料。

  德国矿泉水企业合作机构负责矿泉水瓶的回收和再利用。这个循环系统中有超过二十亿个瓶子和超过一亿七千五百万个框箱。这个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回收使用系统之一。这些矿泉水瓶可以重复使用三十到五十次。德国矿泉水企业合作机构负责组织和管理这些可以重复使用的矿泉水瓶,该机构代表矿泉水企业回收和销售矿泉水瓶,因此起到一个服务提供商的作用,而这个作用在整个循环系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过去的几年中,德国矿泉水企业合作机构一直在同矿泉水生产企业密切合作来增强和提高这个循环系统。二十世纪末聚乙烯对苯二酸(PET)和聚乙烯对苯二酸再利用系统的引进对这个系统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现有的循环系统中有超过七亿个矿泉水瓶是由聚乙烯对苯二酸制成的。

  以下是2003年一些欧洲国家人均消费矿泉水数量的对比数字(单位:升/年):意大利(163),比利时(143),德国(128),瑞士(125),西班牙(111),法国(105),奥地利(95.2),波兰(56.2),英国(22)。